BB贝博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获得感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W市西藏中学的调研

  师资体系     |      2024-01-15 09:28

  BB贝博在内地民族班(校)实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教育政策,进一步提升政策获得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湖北省W市西藏中学的问卷调研数据,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所得”两个方面分析内地民族班(校)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获得感。研究表明:样本学校中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获得感总体较高;政府的政策宣传和投入、学校投入力度、学校环境和教师行为对于提升内地民族班(校)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获得感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建议:加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研究,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政府投入和学校支持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资源与环境整合力度。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政策;获得感;影响因素;内地民族班(校)

  习在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1]。其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项重点任务,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我国有 56 个民族,各族人民交流通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在内地民族班(校)实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教育政策,对于提升国家认同极为关键。这一政策有何重要意义,内地民族班(校)学生的政策获得感如何,哪些因素对政策获得感有较大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困境,后续应该如何改善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路上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十八大以来,习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2]。

  语言是增强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认同的基础。各族人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通过国家通用语言直接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使得各民族群众在增进共同性的同时,都能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总之,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作为党中央重要的战略部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表明:近十多年,少数民族除了使用自己的母语外,还在不断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加强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人文化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推动各民族的交流合作[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国家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率和识字人口使用国家通用文字的占比率大幅提升,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至4%,语言障碍基本消除,语言生活和谐健康[4]。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有些民族地区的普及率相当低①。这种状况已经成为阻碍很多青壮年农牧民脱贫致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影响各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已成为各族群众的强烈愿望BB贝博。

  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包括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即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5]。当前,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民族地区学校的各类教育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也有较大提升,但整体而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成效和教育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语言交流不畅是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性因素。许多学生由于在入学前没有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不能在“听”和“说”方面较为顺畅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这就导致当地少数民族的学生上课“听不懂”的情况十分普遍,由于“听不懂”,所以“听不进”,进而“坐不住”,最终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从而造成当地办学成效较低的状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学在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域使用最为广泛,是各类历史文献资料、科技文化成果保存与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国内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交流工具[6]。由此不难看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个人发展及实现教育公平极为重要。

  国外与此相关的文献更多地聚焦于“幸福感”的研究[7];国内有关“获得感”的研究成果较多,在获得感的定义上,或将其界定为多元利益主体对自己在某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实际所得的主观评价[8];或定义为政策所带来的物质利益与基本权益的一种主观体验[9]。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价值导向和政策意旨,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教育政策获得感的研究维度定为“主观感受和客观所得”两个方面,其中,学生学业效能感、人际和谐、学校归属感和学校认同构成主观感受,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语言流畅性、学习方法和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总评价构成客观所得。此外,政府因素、学校因素及家庭因素三者共同影响着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获得感。据此,可以构建这一政策获得感影响因素的多维测度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提炼影响因子并厘清各个指标与这一政策获得感的深层联系(图1所示)。

  为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与主要问题,2017年5月10日-5月13日,课题组设计了一套以湖北省W市西藏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的问卷,并作了小范围试测,随后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和部分内容的修改工作。2018年6月10日-6月15日展开正式调查。此次调查中男、女生占比分别为40.6%和59.4%。其中处于13-17岁年龄段的学生最多,占总数的82.3%。从民族成分来看,有98.3%的对象为藏族,其他少数民族的调查对象人数有6人,占调查对象的1.7%,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藏族学生。从年级来看,高中学生人数有149人,大约占到总数一半(占比为43.2%),初中学生人数次之,占39.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45份,问卷回收率为90.79%。

  信度检验得到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表明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将展开下一步的效度分析。本研究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旋转,提炼得到5个主因子,可以累计解释 75.379%的总方差变化(限于篇幅,此处略去总方差解释表及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1.国家通用语言宣传比较到位,政策知晓度较高。表1显示,“政府因素”变量(主要指政府的政策宣传和投入)在因子1的载荷高达0.833,可见政策宣传和投入这一影响因素非常关键。调查发现,95.6%的人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有存在的必要。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这一政策是合理的,分别有92.7%和89.8%的被调查者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达成了传承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目标。政策知晓度调查用了两道题:一是对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二是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的途径。前者的答案中选择“了解”的占81.3%。至于了解的途径,通过“网络知晓”的最多,占比达47.4%,说明受访者对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的知晓度较高。

  注: 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 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a.旋转在 9 次迭代后已收敛。

  2.学校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提供了较好支持。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学校投入力度、学校环境和教师行为”三个变量在因子1的载荷分别为0.831、0.722、0.721;“学校支持”变量在因子2的载荷为0.884,说明学校支持力度、学校环境和教师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效果。在调查中,78.3%的受访对象表示学校对于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开展了相关课外活动,75.4%的受访对象认为教师在国家通用语言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很容易理解教师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内容,在问到“学校环境是否适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时,75.9%的受访对象认为“符合”或“非常符合”。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3.绝大多数学生家庭对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给予配合和支持。家庭的支持与否对于学生学习通用语言文字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87.3%的被调查者表示家长对于其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表示“支持”或“非常支持”,这说明大多数家庭都是支持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在被问及家长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时,也有82.1%的学生选择“符合”或“非常符合”。这说明大多数样本学生所在家庭不仅支持孩子对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家长自身也可以做到“言传身教”。

  4.学生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主观感受良好。在学业效能感问卷中,学业能力和学业行为能力各有11个项目,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两个维度的平均分差别不大,学生的学业效能感总体程度较好。

  男女生在学业能力和学业行为能力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学业能力高于女生,但是男生的学业行为能力却低于女生。此外,根据调查的结果可见,W市西藏中学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产生了较高的归属感,但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男生得分较高。

  5.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所得共同反映出国家通用语言政策执行效果。调查结果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可以正常欣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歌曲和电影,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可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学习和生活;在学习成绩上,75.8%的调查对象表示国家通用语言的运用能力有所提升,其中43.6%的学生表示有明显提升,这说明W市西藏中学学生不仅能够适应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环境,还能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提升成绩。

  我国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地方对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认识不到位,使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变得困难。近几年,在民族地区,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为代表的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教育存在显著差距,这就限制了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有效开展。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与城镇的差距很大。教育理念、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发展不均衡,影响了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研究发现,我国在边远地区中小学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国家通用语言的需要,许多学校仅在一些基础课程中运用国家通用语言开展课堂教学,其他的课程都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而且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用国家通用语言[10]。民族地区教育部门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促进城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我国民族地区缺乏一批合格的兼通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师资队伍,这是影响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推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11]。民族地区对国家通用语言教师的需求量很大,对国家通用语言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现实的教学需要,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1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质量的保障。然而,现实中在民族地区从事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难以满足长期的教学需求。二是国家通用语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国家通用语言课程,而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和学习,例如音乐、数学等各个学科,都应该以国家通用语言展开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学中以民族语言为主的学校不在少数,相当部分学校无法达到国家通用语言开课的这一标准要求。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必备工具BB贝博,是一套科学、完整、内容丰富的教学材料,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辅助手段;而教辅材料,则是巩固学习成果、练习、温习的重要材料。国家通用语言教材是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主要载体,但现有教材中有些内容面向少数民族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13]。我国普通版国家通用语言教材的应用率很高,国家通用语言知识点、重点专业的水平也比较高,国家通用语言底子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跟不上学习的速度,很难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民族地区,除了课本以外,一些地方的教辅材料并不齐全,或者所选的教辅材料与当地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不相适应,使学生在学习后难以巩固知识。另外,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学校,教学挂图、音像、测试题库等也不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实际发展。

  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质量和推广成效。目前,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师的培养问题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一些地方已加大了层次培养模式的建设和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培训方案的推行已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从新时期国家对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实际要求来看,师资培训制度的建设力度依然难以满足现实教育需求[14],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一些地方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等问题,致使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效果不佳。国家通用语言教师所要培训的专业和内容很多,而且还有待培训的老师人数越来越多,培训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二是国家通用语言教师培训时间设置、名额分派不合理。由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繁重,部分教师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培训;有些学校甚至会随意地指派一些教师参加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政策研究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实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力度。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力度的同时也需要提升普及的质量,重视学习者的获得感。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方面的成功经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中国特色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针对性解决我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快补齐“短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论述,加强对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教学模式等核心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加快研究各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标准,推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研究成果在政策层面的积极应用。同时,拓宽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研究视角,不仅需要从政策供给效率的角度去考查政策的执行,聚焦政策制定、政策效益和实施等,还应从政策需求者的角度BB贝博,加强对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方式等研究,凸显学生作为政策受众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所得。配套制度是政策执行的重要保障。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体制机制,增强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和切实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的水平,严格评估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质量,重视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统筹协调学生、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学校领导和社会群众等多方意见,全面考量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学习需求。要完善相关政策实施的反馈与监督机制,完善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问责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强化社会监督,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加快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立法进程,提高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规范性,逐步提高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法律层级。

  各级政府要深入学习和宣传阐释习及党中央关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发展,将其作为深化内地民族班(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族、财政、人社、编制、民语等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部门之间密切配合,高效解决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支持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事业抓紧抓好,要准确把握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全面落实党的战略部署,将国家通用语言作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生命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媒介。同时,要发挥网络媒体宣传作用,扩大相关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学校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力求在增加学生客观所得的同时切实提升其对政策的主观感受。资金支持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开展的坚实基础。教育部门要增加对内地民族班的资金投入,加大物质保障,从而强化教育和文化投入,切实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获得感。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采取措施。政府要加快设立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专项教育经费,提高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资金投入精准度。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积极筹措教育经费,通过企业赞助、社会基金等多形式扩充教育资金。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在相关师资培养培训、教材建设与资源开发、学校硬件设备配置、教学成果评价与质量监测、科研教研与成果推广等方面合理规划资金分配。

  师资质量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教师承载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时代重任,注重提升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获得感,也要让教师感受到教授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与水平需要抓住提升师资水平这个关键。一是要改善相关师资待遇。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质,相关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任务更加繁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内地民族班(校)相关师资待遇。除了享有普通教师的一般待遇外,政府应考虑以特殊津补贴等方式给予相关教师一定的收入补偿。同时,面向相关教师群体,制定专门的荣誉制度或在荣誉评选时对相关教师予以一定倾斜,给予更多荣誉评选机会。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例,对相关教师给予更多精神上的奖励,引领全社会认可和尊重教师的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声望,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提高其职业满意度和吸引力,激发其热爱本职、钻研教学的积极性。推动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增加相关教师中高级岗位数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其职称评定,提高这些教师的发展预期,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持续开展专题培训。大力加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把握教师职前、职中、职后培训各环节,提高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的核心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其对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视度。组织国家通用语言相关教师加强政策解读,全力营造理解支持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浓厚氛围,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扩充教师培训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强化相关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发挥县市教师培训、正规社会培训机构和地方学校等的主体作用,实现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培训手段的多元化。加强相关师资培训的过程管理,建立培训效果反馈追踪制度。三是加大相关专业师范生培养工作力度。加强与相关院校的合作,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培养后备师资。大幅增加学前与中小学相关专业师范生招生计划,从根本上保证新增相关教师的质量,并且将培养相关教师的工作与新的一代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大体同步推进。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资源与环境的充分整合。物质环境包括民族地区在教育教学方面所能提供的各种设施,推广国家语言文字适应国家当前民族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通用语言的推进方式与手段也应紧跟民族经济发展步伐,适应不同民族文化开发特定学习资源。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民族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语言相通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条件。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需要紧跟党走,深入开展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育,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质量要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以实现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新突破。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体系现代化,需要在语言战略整体规划、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和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建设、推普宣传载体形式创新、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等方面狠抓落实[15]。因此,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合理利用当地的财源和中央财政支持,改善内地民族班(校)信息基础设施,结合相关教育教学需求,有选择地引进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和技术。政府应做好整体规划,投入资金建立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远程教学网络,做到线上线下教育学习两不误。

  ①参见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语用〔2017〕2 号)。

  [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3]戴庆厦.学好普通话是少数民族的强烈愿望[N].光明日报,2016-09-18(7).

  [4]王家源,焦以璇,袁伟.围绕国家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综述[N].中国教育报,2020-10-14(1).

  [5]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1):10-16.

  [6]李晓贺,桑尔璇,陈荟.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中国民族报,2019-03-01(6).

  [7]曹现强,李烁.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18-28.

  [8]王浦劬,季程远.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8(1):6-12.

  [9]吕小康,黄妍.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46-52.

  [10]杜慧敏.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109-111.

  [11]王鉴,黄维海.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5):5-10.

  [12]于影丽.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中的文化自觉性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4(3):104-108.

  [13]马文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其战略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4(3):98-103.

  [14]朱金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与对策——基于呼伦贝尔市调查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1):43-48.

  [15]田学军.努力开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20-10-14(8).